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党员作品 >>  散文随笔  >> 正文

时光恒久远 记忆永流传

  发布时间:2018-12-07

1.jpg

秋日正好,人心舒畅。此时此刻,恒美村永丰巷13号华侨大宅在阳光映照下,显得愈发隽秀挺拔。这是祖籍恒美,现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议员李灿明的祖屋:

曲线形山墙为巴洛克式,一层的趟栊门是中国传统风格。这种中西混搭的建筑风格,与其凸显了海外良都人对西方建筑文明的热情拥抱,似乎更是刻意挽留故土血脉里的古老传承。故乡如点,人生如线,总有一条看不见的情线,系着游子李灿明的归心与故乡的土地。故土恒美的华侨,或许正是李灿明内心那缕乡情的最佳载体。

2.jpg


                     一个长成故乡模样的村落

岁月柔软,风物沛然。恒美,作为良都“沙恒竹渡”四大中心古村落之一,虽然没有沙涌的悠久历史,也没有竹秀园的名人辈出,更没有渡头彪悍抗英的集体记忆。我始终觉得良都村落街巷千万,恒美最有韵味。行走其间,极易让人想起故乡,在时间和空间的叠加下,记忆中所有风物逐渐鲜活,具有质感。有人说,恒美村是一个保留了记忆中应有故乡模样的村落:有山有水有小桥,有老屋有牌坊有祠堂。尤其是在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梦想挣脱钢筋水泥的桎梏,回归更原始生活方式的当下,这个最靠近中山中心城区的美丽村落,对于囚身于紧张节奏的都市中产阶级而言无疑于理想中触手可及的“心灵故乡”

知名自媒体人十年砍柴在公号里感慨,只有离开故乡,从熟悉的空间到了另一个空间,故乡才会一次次在心底里咀嚼回味。对身在异国他乡李灿明而言,是如此我这样生于中原,谋生于南粤的“新移民”,轻抚恒美巷子里的一段段矮墙也不由得想起故乡的童年,想起世间儿女,呼灯篱落。

3.jpg

其实,就中山镇区之间的土著都有天然的故土情结。你左手一指五桂山,我右手一指是江,你说你的龙眼好,我说我的荔枝香。无论远近,只要日常生活中与故乡有空间上的阻隔,故乡的一切便只有在回忆中呈现了。

草蛇灰线,一脉相承。对于恒美立村始祖李松岗兄弟而言,莫不如是。南宋末年,李氏兄弟从新会河塘村恒美里迁此建村,为纪念故里,以恒美命名。透过历史的尘光可以遥想当初故土新会河塘村的“田田荷花”,在李氏兄弟的梦中应该悄然绽放过无数次吧。据闻,每年清明,恒美村中李姓宗亲都会前往临近的大涌南村、沙溪岗背村和五桂山龙塘村祭祀祖先。后三村的李姓人是李松岗同气连枝的族人,还是其开枝散叶的后裔不得而知。

4.jpg


                                      步月桥的月光依然皎洁

170年前,清道光年间的一个中秋之夜。

一轮明月映照马恒河,素月分辉,明河共影。河畔两岸的恒美、沙涌村民临水赏月,把酒话桑麻。逸兴遄飞之际,纷纷纵身跃入马恒河中,尽情嬉戏。翌日,两村族长和乡绅意犹未尽,果断商定在马恒河建一座以月为名的桥,取名“步月桥”。随后,召集恒美、渡头、龙环等村的石匠、泥水工各施技能,共同建造。落成兴典之际,县官慕名前往,大赞此桥工艺精湛。当人们走到桥上,犹如踏足月亮之上,“步月”之名确得此中真谛。另有一层意思则是美好寄望,暗喻“平步青云”。我特意翻检查阅,口口相传的美丽传说果然在《南区志》中得到印证。据《南区志》记载:

步月桥始建于清道光癸卯年(1843),为单孔石拱桥,全15.3米,宽2.4米,由7块麻石铺作桥面,花岗岩石桥墩,40块长条石砌拱而成,外观呈半月形,该桥南北两各有10级步级,桥两边刻有篆书“步月桥”上款“道光癸卯”,下款“孟冬”。该桥横跨马恒河,跨度约10米,距水面约7米,有古榕屹立其旁,倒影于水中,桥水一色,美不胜收,如皎月当空。 

    我曾夜徒城南路,路过步月桥。只见新月如钩,高悬天际。弯弯的小桥横卧于马恒河上,河岸边蓊蓊郁郁低矮的灌木在氤氲夜色中缠绕生长。浅浅水流经每户人家门口汇入岐江河,带着古老的记忆,向珠江口方向流去。而就在附近,穿过麻石板铺就的老街至渡头码头恒美籍华侨李灿明们当年曾经乘坐渡船,悄然驶出童年的码头。一种莫名的情绪突然凌空而至,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我想,即使身处五湖四海的恒美游子,此时如果忆起故乡,也许会想起皎洁月光下,这架弯弯的故乡小桥,说不定还会轻吟,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此类诗句吧。

            

5.jpg


                       李氏族人精心构建的信仰空间

     李氏在恒美无疑为名门望族。清道光年间,为宗族供奉与祭祀自己的列祖列宗李姓人绿瓦灰砖构筑了共同的信仰空间——李氏大宗祠。该祠堂1920年重修,60年代被毁,90年代末恒美李氏后人在原地重修,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当年祠堂落成时,筵开三百席,尽是海内外恒美侨乡和李族远祖新会河塘村恒美里、隔岭、涌边和茅湾等宗亲。

李氏大宗祠属于三进单隅天井明清风格的建筑。现楼高三层,绿瓦灰砖,前座古朴淡雅,上盖装饰飞檐走脊,绿瓦鳖鱼掩映,门前四周俱镶白花岗岩,门楣悬挂“李氏宗祠”牌匾。进入祠内,正厅供奉着氏族人的祖神位和捐款者先祖遗像。那些绳头小楷凝结的人世遗踪,在香的温热与烛的亮光中,隐约如梦。四周走廊可容纳摆设乡中喜庆节日活婚娶宴会的宴席80余席。祠堂回廊环绕,镬耳山墙,内设礼堂,三层分别为村民活动中心、老人协会和先祖纪念堂。

6.jpg



7.jpg


整座建筑与其他祠堂有明显不同。尤其是分列山墙左右浮雕式的天妃送子图和八仙贺寿图,与其是作为李姓族人集体祈祷的象征图腾,不如说是作为梁柱和屋檐之间的中介环节。有了它,屋檐才能够探出,才能够上挑,从而使整个建筑不至于机械,呆板,毫无生气。而两幅图本身那章法严谨、错落有序的层层叠加,也充分体现了乡村社会的世俗旨趣。对于一辈子不曾离开故土的恒美老人来说,茶余饭后围聚祠堂共话家族旧日荣光无疑是一件爽心惬意之事对于海外还乡的恒美华侨,奔波万里后在祖先牌位前焚香告慰,念恩报本明伦识理,同样是精神返乡可敬的外在表现。

如今,在乡村凋敝日渐式微,乡村宗祠却被赋予更现实的功能。有人认为乡村振兴,不仅要完成旧民居的保护和改造,更应是乡村信仰的重建,以便吸引更多游子返回故里。不仅如此,各种形式的“迁祠造聚”,使得宗祠极有可能成为都市居民安放灵魂和乡愁的场所。一旦都市居民实施逃离,反向迁入村落,逆城市化提前启程,乡村凋敝的进程就有可能被放缓或终结。最近,在当地居民口中获知已有多城里的文化人已经把工作室或创作室迁至恒美村内,或租或买侨房民居,已然演化为一段乡村传奇。对此我始终报以乐观,并翘首以盼。             

8.jpg


                      恒美学校的读书声从民国响彻至今

1935年,国民党元老胡汉民挥毫泼墨写下清挺峻拔“恒美学校”时,也许想不到83年后,这所学校依然书声琅琅。乱世犹闻读书声,从晚清到民国,在海外谋生的良都侨民,为响应侨领返乡办学的号召,纷纷捐资回乡办学。而国内很多有志之士抱着“教育救国”的观念投身教育。对他们来说,教育不仅仅是职业,更是理想,更是值得骄傲的功业

追慕远风,映照当下2017年331日,毕业40周年的恒美学校校友(77),重聚恒美学校联谊。这群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还有来自港澳地区,年龄在50 -60岁的恒美老校友在当年的校舍前感慨唏嘘之际,不禁追忆起学校创建盛况。

恒美学校始建于1933年,由当时的华侨缙绅捐资兴建1935年完工,并邀请国民党元老胡汉民题写校名。首任校长由孙中山在夏威夷同盟会的中英文秘书李学濂担任。此外,参与创办恒美学校的还有当年孙中山先生的中英文秘书李杰三、民国首任内阁总理唐绍仪的秘书李烈,以及先施公司的创始人马应彪。         

9.jpg

30年代“飞机楼学校”盛行于良都,恒美学校与竹秀园小学、曹边学校等一样,学校形如“飞机”,规模颇大高三层,砖混结构,呈“山”字形分布,为米黄色。一楼为“干栏式”结构,即用混凝土柱支撑,不砌墙体,正面有扇形台阶。二楼正面为一大型灰色拱门,内嵌多块玻璃,两侧墙身各嵌有一块奠基碑记,女儿墙上有“恒美学校”字样。两侧沿中轴线对称布局,正面均有半月形月台,顶部均为露台。               

10.jpg

风雨八十载,恒美学校飞机楼屹立如初。据恒美学校现在负责人讲,整栋建筑为德国人设计建造。时至今日,当初的德国设计方仍定期来函回访。岁月有功,创建者更具情谊。

从某种程度来看,恒美学校如同一栋雕塑,以飞翔的姿态,凝固一段历史让观光者记忆起恒美先辈一段光荣的时刻。也许,我们可以让现在莘莘学子了解这段历史,既是对当初创立者的纪念,也许是后继者对生命适当的感恩。

        今日的恒美学校校舍已被列入中山市优秀历史建筑。学校也已经转为民办,95%以上的学生都是新中山人。恒美学校老校友吕志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一席话让我动容——“我们的华侨子女,在海外读书也同样面临融入当地的问题。无论哪里都需要开放包容的胸怀,不分户籍地让孩子接受教育。现在这学校做得很好。只要老校舍在,校名在,就是我们永远的母校”

也许,在恒美学校老校友眼中,母校从未消失,只是凋零!

11.jpg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http://www.zsngd.org.cn/Article/view/cateid/80/id/2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