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医卫专栏  >> 正文

盛暑谨防中暑中风

  发布时间:2015-08-07


 中山市历届政协委员联谊会保健组编

2012.7

   

 中暑是人在高热环境中,人体产热与散热功能失调,大量热蓄积体内导致体温升高所致。正常人体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产热和散热处于平衡,维持体温在37℃左右。当气温超过皮肤温度(一般为32℃~35℃),或环境中有热辐射源(如电炉、明火),或空气中湿度过高通风又不良时,机体内的热难于通过辐射、传导、蒸发,对流等方式散发,甚至还会从外周环境中吸收热,造成体内热量贮积从而引起中暑。

    中暑分哪几类? 

    先兆中暑:高温下出现大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不超过38℃。

  

    轻度中暑:上述症状加重,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及循环衰竭的症状及体征。

  

    重度中暑: (l)中暑高热:开始有先兆中暑症状,以后出现头痛、不安、嗜睡、甚至昏迷。面色潮红,皮肤干热。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心率快。体温在 40℃以上。 

    (2)中暑衰竭: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降低,呼吸快而浅,神志不清,腋温低,肛温在38.5℃左右。

 

  

    病案分析      

  

    病例1:一名59岁的男子在公园附近突然昏迷,被路人紧急送到医院急诊科。当时病人昏迷、虚脱、大汗、大小便失禁,体温高达41℃,出现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医护人员立即对患者进行降温、调整心功能和呼吸抢救,患者的病情相对稳定了下来。经诊断,该男子昏迷原因为热射病(中暑中最严重的一种)。

  

    病例2:69岁的老王有关节炎,他宁可受热,也不肯开空调。半夜热得出大汗,他醒来上厕所,竟昏倒在卫生间,幸亏老伴发现,把他送到医院急诊。检查发现其体温38℃,神志不清,喊他能答应,但不能回答问题,脸偏向一侧,一侧肢体僵硬,诊断为“缺血性脑中风”。经抢救后第二天醒来,但左手左脚活动不灵活,出现偏瘫。

  

    以上两例发病虽然都与高热天气有关,即发病的诱因相似,病状也有近似之处;但他们的病理根源、变化机理以及预防治疗有很大的区别。

  

    中暑与中风究竟有何不同

    

   对中暑来说,外源高热环境是直接致病因素,不仅仅是诱因;发病进程是热量蓄积致使体温升高,而出现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功能失调症状,病因不除,会进一步加重造成全身一系列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因而,中暑的防治根本是首先除去高热源,改变高热环境影响,进行有效降温处理和促进人体紊乱功能恢复的治疗。这些措施得当,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可以不留后遗症。当然,贻误诊治也会造成严重后果。

  

    中风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俗称,是由于供应脑组织的动脉血管发生了堵塞(缺血性)或破裂(出血性)所造成的脑实质的损害。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中风的直接病因在血管,导致中风发作的常见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冠心病等。而气温高热只能是诱因,解除高热对中风的缓解有利,但不会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还必须针对血管病变进行防治。

  

    那么热中风是不是和中暑一样呢?

  

    所谓“热中风”是指酷暑气温诱发的中风,在气候炎热情况下,老人出汗多,体内水分散失快,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常会因为血容量不足和血液黏稠度增高而诱发脑血管堵塞,导致缺血性脑中风。但它的病变实质还是脑血管病的改变,与中暑的病理改变是不同的,不可把中暑和热中风看作一回事,防治也应区别对待。

  

    早期识别和处理

  

    炎热夏天在家里/公共场所或旅途中发现突然晕倒的危重者,该如何判断是中暑抑或是中风呢?又该如何处理?下列意见可供参考———

  

    脱离高热环境这对中暑、热中风都是必须的,摆脱致病因素或诱发因素是首当其冲。

  

    立即降温处理把病人移至凉爽的地方,就地取材给予物理降温,头部湿敷、冰袋、温水擦浴……

  

迅速补充水分以口服淡盐水为好,生理盐水更好,能静脉补液最好。

  

及早就医抢救边进行初步救护,边呼叫“120”,毕竟中暑中风都是重危急症,不可延误治疗。

  

    初步辨识的方法

  

    从年龄上分析:青少年、特别是儿童容易中暑,而中老年人多考虑中风;

  

    从体质上看:体弱多病的年轻人,孕产妇最容易患热射病(中暑),而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史的人发生中风的几率极高;

  

    从症状表现来区分:中暑体温极高,多在40℃以上,可能无汗,因体温调节衰竭; 中风病人可大汗淋漓,体温不一定很高,主要是脱水血黏稠。

  

    特殊情况:高温作业工人、长时间阳光下操练、站岗、集训的战士、运动员、学生容易中暑(尤其要注意学生平日很少在烈日下活动,偶尔稍长时间站立在烈日下训练极易发生中暑);而发生在情绪过于激动、吵架、暴怒之后的昏迷,尤其是老年人应多考虑是中风。

  

    预防各有重点

  

    在避暑降温的共同原则下,平时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和耐力,对预防中暑很有作用;预防中风则要及早防治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病。保持清淡饮食,坚持适当运动,戒烟限酒,改掉坏脾气,善于自我心理调适,保持良好情绪等,对预防脑中风十分重要。

    如何应对老人中暑 

    炎热盛夏,酷热难耐。每年夏天,都有不少心脑血管病的老人被暑热夺去生命。由于老人身体机能退化,体温调节中枢神经较弱。此外,有些老人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胆碱药物、β受体-阻滞剂、抗组织胺药物、利尿剂、安定类药物等,也会进一步加重中暑的可能。因此,老人在炎热天气应该高度警惕,以防中暑发生。 

 

   一旦发现老人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表现时,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还可以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症状时应立即平卧,及时上医院静脉滴注盐水。对于重症中暑者应该迅速将其送至医院,同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救治。

  

    为预防老人中暑,应注意下列几点:

 

    ⑴盛夏炎热季节,家中老人最好有人陪伴,事先做好各项防暑降温工作。家中要备足清凉饮料。

 

    ⑵躲避烈日出行。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户外活动。

 

    ⑶注意膳食调理。夏季老人饮食应尽量清淡一些,多吃些西红柿、青菜、莴苣等富含维生素的蔬菜以及富含优质蛋白质的瘦肉、鱼类、豆制品等。夏日食欲差,进食量少,要保证一定量的蔬果,谨防便秘.

 

    ⑷补足水分以普通白开水为主,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凡见尿色从微黄变成明显的黄色,说明饮水不足.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2升(即一斤半到两斤)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也可进食适量的西瓜和新鲜果汁(糖尿病人要根据病情决定).

 

    ⑸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夏天日长夜短,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夜间睡眠不足的老人可用午睡弥补,家人要为老人创造一个安静良好的休息和睡眠环境。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空调房内睡眠即使室温在摄氏26度以上仍要注意双脚的保暖,防止脚抽筋.

 

    ⑹家中准备一些解暑药,如人丹、风油精、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成药。

 

 

    【防暑小口诀】

    湿热天气暑难当,预防中暑不能忘;出门带上遮阳帽,疲劳出汗找阴凉;淡盐水、酸梅汤,解暑补水来预防;未渴先饮备足水,急救中心做保障;自然规律要服从,人老体差莫逞强,;心肺脑肾有疾患,耐暑性差要先防;暴晒时间不可长,避免中暑把人伤;制怒少动心舒畅,量力而行保健康。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http://www.zsngd.org.cn/Article/view/cateid/75/id/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