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参政议政 >>  社情民意  >> 正文

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应对登革热

  发布时间:2015-08-03

(何俊杰,农工党中山市委委员,中山市卫计局综合监督科副科长)

存在问题:登革热防控上存在灭蚊药物喷晒过滥的问题,导致蚊产生抗药性,灭蚊难度逐年增加。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幼儿园,特别是民营的幼儿园没有配备足够的校医,晨检工作和疫情报告工作没有落实到位。

建议:登革热是由白纹伊蚊引起的,应根据白纹伊蚊生长特性合理喷晒灭蚊药。应以室内外翻盘倒罐为主,室外药物喷洒为辅,避免由于药物使用过量导致蚊媒产生抗药性以及造成环境污染。对于手足口病预防主要是要落实民营幼儿园的晨检工作,对发烧和有手足口病症状的儿童要禁止回校上学,并做好患病儿童的跟进工作(因为公立幼儿园均制定了完善的晨检制度和配有校医),一旦确诊发生手足口病病例要立即上报。

 

(李桂娇,农工党中山市委会联合一支部副主委,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

登革热(dengue fever, DF)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皮疹,全身肌肉,骨关节疼痛,极度疲乏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等为主要表现。

今年以来,东南亚及南美巴西等国登革热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其中,马来西亚今年疫情较去年同期增加41%,巴西3月份报告病例较去年同期增多162%。我省1到6月份共出现43例登革热病例(包括输入性病例和本土病例),无死亡病例,每月发病病例数量相对平稳。随着气候转暖、雨水增多及各地蚊媒密度的上升,我省因输入病例导致本地传播的风险徒增,据广东省疾控中心预计,今年广东省登革热高风险月份预计在7-10月。中山7月上旬也出现本地感染病例,预示着我市今年登革热疫情也不容乐观,我市已进入登革热流行季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

登革热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不会由病人直接传染给其他人,而是由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和埃及伊蚊叮咬传播。伊蚊叮咬登革热病人或隐性感染者后,病毒即在蚊体内大量复制,具有传染性的伊蚊叮咬其他健康人时,即将病毒传播给他人。“花斑蚊”主要在公共绿化区、庭院、假山及水池和个人家庭内的花瓶、花盆及花盆托盆和屋前屋后的废弃积水容器内生长繁殖。

预防登革热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杀灭成蚊和清除上述各种“花斑蚊”滋生地。因此,各单位应针对办公室、单位内部绿化区、庭院、假山及水池等各类场所开展翻盘倒罐、清理孳生地等工作,开展灭蚊行动,降低蚊虫密度。市民应自觉对家庭内的插养水生植物的花瓶和莲藕池及及屋前屋后的废弃积水容器等蚊虫孳生地进行清理,最好不要让其有积水。种养的水生植物确实要有积水,也要每隔3~5天换水洗瓶、清洗根须。及时清除各种无用积水:如沟渠、天台等地面积水并定期杀灭成蚊。

预防登革热第二个有效的措施就是做好个人防护。暑假假期已经到来,广大市民如出行到东南亚等地区或市内有登革热病例的镇区时,应做好个人防蚊措施:1.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2.家里应装置蚊帐或使用防蚊纱窗、纱门、纱网等;3.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预防登革热第三个有效措施就是及早发现登革热,及早就医。在登革热流行的夏秋季,有蚊子叮咬史,突起高热,伴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及面、颈、胸部潮红、结膜充血,出现多见于四肢躯干或头面部的皮疹,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或者通过蚊子传染给家人。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http://www.zsngd.org.cn/Article/View/cateid/11/id/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