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山要闻  >> 正文

海内外60多位专家学者探讨郑观应研究当代价值

作者:记者冷启迪孙俊军 实习生罗勋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时间:2017-07-25

  今年是中国现代化运动思想代表和先驱、著名实业家郑观应诞辰175周年。昨日,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中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纪念郑观应诞辰17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中山举行。郑观应后人代表、60多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深入探讨郑观应研究的当代价值。省社科联专职副主席林有能,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方维廷,副市长徐小莉出席活动。

  ■一批高质量学术论文推动研究深入

  1842年,郑观应出生在如今的中山市三乡镇雍陌村。身处一个内忧外患、列强称霸的动荡时期,郑观应积极投身到商战实践中,强烈的爱国情怀驱使着他竭尽全力启发民智、挽救国家。郑观应和他的《盛世危言》,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提出的一系列富国强民方略,不仅在当时发挥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当前仍有着丰富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为郑观应的故乡,中山一直高度重视对名人文化资源的研究与保护。2002 年、2012年,在郑观应诞辰160周年和170周年时,中山先后与珠海、澳门三地联合举办了纪念性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近年,由中山市人民政府独立编纂的 《郑观应志》正式出版,从郑观应生平、思想、著作、档案、亲属、主要相关人物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评述。近两年来,中山积极响应中央关于家风建设的号召,推动郑观应廉洁家风家训研究,相关成果于今年7月登上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并在广东省纪委官网同步推送。

  本次研讨会主题为“郑观应研究的当代价值”,旨在通过搭建高端的交流平台,加强港澳台及内地间的合作,充分展现郑观应研究的价值与意义。出席研讨会的60多位专家,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珠海、天津和澳门以及澳大利亚,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原上海社科院副院长熊月之,原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虞和平,原广东省社科院孙中山研究所与历史研究所所长、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王杰,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黎志刚等专家应邀出席。专家们提交了一批高质量学术论文,涵盖郑观应的商战思想、教育观、廉洁家训、文物保护等领域,将有力推动郑观应研究不断深入。

  ■郑观应研究蕴含丰富的当代价值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畅所欲言,认为郑观应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当代价值。林有能表示,近年来中山大力推进郑观应文化学术研究,成果显著,为郑观应研究作出有益探索。目前学术界对郑观应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深入推进郑观应研究,对当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熊月之表示,郑观应在修身治学、事功拓展等方面取得成功,主要得益于他对时代变动的敏锐感悟,以及对个人发展路径的恰当选择。综合古今,顺时应变,融合中西,斟酌损益,洞悉利弊,统筹全局,为人之学与危机之学兼修,治世与治心并重,这就是郑观应的精神气象。“在他的身上可以找到丰富的精神来源。”

  王杰指出,研究郑观应要凸显其精神的引领。郑氏一生事功体现在先声、先行、先导的精神品格。"先声"是指他饱含爱国、忧患、担当精神,体现在以心血撰写《盛世危言》;"先行"是指他以躬身从商垂范,呼吁商战。"先导"是指他勇立潮头,具有强烈使命感。

  郑观应的家庭教育观也引起热议。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博导、教授曹天忠表示,家庭教育是郑观应研究的重要组成,且多为已有研究所未及,在中国家庭教育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明显的现实意义。市方志办副主任、市郑观应文化学会会长吴冉彬在研究报告中也指出,郑观应有2.6万字的家训传世,尤为珍贵的是其体现当代价值的廉洁家训,对培育诚信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有重要意义。

  ■拟修建郑观应纪念馆及故居群落

  虞和平表示,这些年来,上海、澳门等地在推进郑观应研究的过程中,涌现很多新的材料和成果,建议组织编写《郑观应全集》,全面深入地展现郑观应研究的价值。

  郑观应之孙郑吉祥也出席了研讨会。他表示,郑观应一生竭尽全力,为富强救国的事业努力奋斗,对后辈有很大的教育意义,今后将加强和中山等有关方面的联络,不断深化郑观应研究。

  方维廷在致辞中表示,既重视郑观应研究的学术价值,同时也要善于挖掘和推广郑观应研究的时代价值。未来,中山将强化联合研究,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整合全国乃至全球的郑观应历史文化资源和力量,共同推进郑观应研究。

  作为郑观应的故乡,中山还将致力于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据悉,中山将利用南部组团发展和三乡温泉小镇建设的契机,加快推进郑观应故居保护开发项目,包括恢复和修整"秀峰家塾",修建郑观应纪念馆、郑观应故居群落等。目前,中山正在开展一项关于中山乡贤名人文化保护和开发的课题研究,探索乡贤名人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实践,进一步活化郑观应研究。

  昨日上午,与会嘉宾还来到三乡镇文化广场,向郑观应铜像敬献花篮。研讨会结束后,与会嘉宾实地参观了位于三乡镇的郑观应故居等史迹,郑氏后人在此缅怀先祖,并对其保护与开发提出一系列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http://www.zsngd.org.cn/Article/view/cateid/61/id/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