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党员作品 >>  评时政  >> 正文

以电梯产业转型升级助推高质量发展

作者:罗祥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时间:2018-06-05

  登高以望远,纲举则目张。在“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和“三个定位”的明确指引下,中山正围绕高质量发展的总要求,推动新一轮改革发展。

  今年1月15日,市委书记陈旭东在市委十四届三次全上强调,以全新的胸怀和眼光“跳出中山看中山”,提出了从中山的中山、广东的中山、湾区的中山、中国的中山、世界的中山五个维度,积极拥抱大城市、拥抱大湾区、拥抱高科技,主动谋划和推动新一轮发展。改革范围之广、层次之多、力度之大、破立之深,为中山在粤港澳大湾区竞跑中占据领先位置积蓄了蓬勃动力。笔者认为,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无疑是推动中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途径,是构建本轮改革框架的主要脉络。作为中山市装备制造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电梯产业,则迎来了稍纵即逝的转型升级之绝佳机遇。

  ■历史荣光使电梯产业亟需纵身跃升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据资料显示,中山电梯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生产电梯整机及其零部件的规模企业主要分布在南区、火炬区、五桂山等地。2010年7月经国家科学技术部认定,把位于南区的“广东省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确名为“国家火炬计划中山电梯特色产业基地”,成为国内首个国家级的电梯特色产业基地。从近年来行业发展现状来看,中山电梯产业整体发展虽然稳健有余,但高端产能在技术瓶颈和布局规模上仍有待突破。

  首先,中山电梯产业链高端环节相对薄弱,缺乏行业标准制定权、拥有价格的话语权。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始终占据着国际标准制定的话语权,99.8%的国际标准基于发达国家的标准。而ISO 电梯标准由ISO/TC178“电梯、扶梯自动人行道技术委员会” 制定,其成立于80年代,秘书处设在AFNOR(法国标准化协会)。基于中国制定的国际标准几乎可忽略不计。对比国际市场的强势企业和国际先进水平,我市基础研究与总体技术水平、工业设计能力、产品结构的适应性等方面仍有差距。一些先进技术如节能技术、电子控制技术、静音技术开发与应用进程较慢,技术引进、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比重失衡,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其次,中山电梯产业基地配套企业低小散问题一直是困扰转型发展的瓶颈。目前,据了解基地拥有整梯生产企业8家、配套企业不足60家。绝大多数企业属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呈现星星多、月亮少的局面。这些企业主要是钣金、喷涂等低端环节,而大多数的机械类部件以及操纵箱、电控柜等电控部件主要依赖进口。

  第三,中山电梯产业基地的安装、维修、培训及保养等环节仍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与此同时,相对于“供应链完善、技术成熟、配套齐全,内部管理和营销意识,整体上具备优势”江浙区域的电梯企业将率先在电梯行业内发起进攻,引导行业洗牌,我们中山的电梯产业基地连明显的电梯产业基地综合门户形象都没有,基地辨识度不高等。有鉴于此,作为拥有国家级金字招牌的中山电梯产业基地,找准自己的地位与发展机遇,并自主掌握内在发展逻辑和未来方向,显得尤为重要。

  ■中山电梯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一是占领标准竞争的制高点,在电梯行业内尽快形成“中山标准”。要善于抓住技术标准形成的导入期,占领标准竞争的制高点。一方面,充分利用国家电梯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和蒂森新试验塔项目,全面发挥国内首座集 “物理高度、高速梯测试和高科技”等“三高”于一体的试验塔作用,助推中山乃至全球电梯产业向“云端”发展。另一方面,加快推动电梯检测中心落户南区,力争跻身电梯检测行业标准行列,形成完备的产业链,进一步提高中山电梯产业基地的知名度,增强中山电梯产业基地的行业影响力。

  二是强化创新协同,构建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电梯企业要破茧成蝶,必须以创新“健身”。聚焦主要目标,把握关键问题,加强科技资源整合集聚和开放共享,促进创新体系协同有序、优势互补。要按照4月13日陈旭东书记在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眼于打造产业创新中心,加强与周边兄弟城市协同创新,把各自的特点和长项发挥出来,转化为未来发展的原动力、融合力和创造力。同时,以南区电梯学院为依托,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引导和鼓励企业与大学、院所合作开展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和相关基础研究,联合培养人才,共享科研成果,使创新各主体、各环节、各方面有机互动、高效协作。

  三是全力构建电梯产业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体系。以全市构建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体系为契机,从健全电梯产业链的角度,紧密围绕“技术创新平台”“信息化”和“人才培养”三个平台,全力构建中山电梯产业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体系。大力引进电梯产业链薄弱的环节,尤其是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环节,扩展产业链的两端。使产业链真正覆盖电梯设计、制造、物流、营销、安装、维修、培训及保养等各个环节。

  四是积极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做优产品,做精品牌。既要在升级版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叠加对企业家精神的重视和对产权保护的强化,更要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容错机制。要大胆探索尝试,给予非因道德风险所致的科技创新的暂时失败者,提供公司解散、银行欠款、租税负担、员工遣散和破产清算等方面的援助和保障,减少创新、创业者的后顾之忧。这样才能加速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与新产业、新业态的深度结合,释放出多样化、创造性的生产力。

  (作者系南区党政办政研室负责人)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http://www.zsngd.org.cn/Article/View/cateid/79/id/1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