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党员作品 >>  忆历史  >> 正文

石门之祭

  发布时间:2015-08-27

退休支部  黄华裕

 

唐朝是中国古代史上最鼎盛时的朝代,太宗李世民被称为天可汗。时政治开放,经济发达,声名达于异域,延及后世。今中国之传统民族服饰称唐装,国外的华裔聚地每有叫唐人街的。唐王朝定都于长安(可能取长治久安之意),长安即现今之西安。

汉朝是对后世影响颇深远的朝代。中华人口最多的民族为汉族;中国文字称汉字;中国文化形成为“儒文化”亦是武帝罢百家、尊儒术,并为之设立官学所致。而汉朝发祥并得名于汉中。

然而这两地(西安、汉中)之间的交通,自古至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一直极为艰涩。行走尚且不甚便利,遑论车辆行驶。其中尤其是贴近汉中的地段,虽秦汉以降有过子午道、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等四路,但都属逼仄之径,甚或还是一头搁梁于山壁,另一端立柱于水中的栈道,而非通衢。更经时历代,屡修屡毁。如果再继续向四川(古称巴蜀)延伸,那就是李白所谓“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了。

王安石有道:“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西安至汉中的途中,正是奇观迭出,胜景丛生。其中仅以褒谷一小段为例,便有所谓二十四景。包括“关耸鸡头”、“虎口啸风”、“虾蟆异象”、“神人化迹”等等自然景和“贤太守门”、“银桃衮雪”、“浮浪出盆”等人文景,而其中尤多国家级文物。仅“贤太守门”一处,即石刻云集,犹如一个博物馆。

历史上此地域还多发生关乎兴亡的事件:灭秦后,刘邦从汉中发展,不久即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三国时,诸葛亮屯兵此地八年,六度出击;南宋末因忽略这里的防御,致使蒙古铁骑攻占汉中,然后长驱直入而灭宋。因而可说此处更是战略要地。其重要程度,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中骤然突出。第一次淞沪之战后,军事家蒋百里(其女儿蒋英是钱学森之妻)向当时中国最高领导人蒋中正进言谓:“要警惕日寇仿蒙古八百年前亡南宋路线,由山西打过潼关,越秦岭占据汉中再进取四川、湖北,彼计若成,国将不保。”蒋中正闻此警醒,于是有修筑西汉公路(由西安到汉中)以为国家军备命脉之决策。随即饬令时任中央经委会公路处长的赵祖康,纠集工程精英,组成团队,火速开工,限期通车。

赵祖康立即从全国数省调集在公路界崭露头角已有名声的人员。计有资深望重较年长的吴必治、孙发瑞和年轻而识、干兼优的张昌华、张佐周、张鸿逵、鲍必昕、李树阳、李善梁、刘承先、刘树升。然后把将造的公路分为三段,由他们分头负责。由留坝至汉中一段,原本即可任张佐周为段长的,但赵祖康因虑及张佐周是自己的未婚侄女婿,须避嫌,而张昌华又刚留美归来,此段遂以张昌华领衔,张佐周、刘承先副之。后因张昌华浮夸设计于前,玩忽职守于后,便果断重新任命时年二十四岁的张佐周为该段的总负责。

张佐周此时意气风发,小乔未嫁,亲临一线。顾不得其地野草割腿,蚊蝇成群,且时时还会邂逅不知名毒虫。白天领着人员爬山越岭探查、记录;晚间烛光下整理数据。必充分观察后再予测量、设计、放线。

最初勘定的路线是从宝鸡开始,沿陈仓古道翻越酒奠梁和柴关岭,转向连云古道,顺着北栈河径过武休关,再沿褒河向西,抵达褒谷之谷口。这样算是最简便省工的。然而负责这一段的张佐周心中了然,如照此实施起来,韩石门就须被炸毁。这可是此地最具价值的人文景观。

汉石门,古时就称“石门”。是汉时有“太守”杨孟文奏请修褒斜道以取代通行艰难的子午道。初有争议,杨孟文在朝廷上力排众议,说服同僚乃至皇帝,得以实施一次惠国惠民的建设性工程。修路时有山石挡道,遂用火烧冷激法凿通山壁,成就了也许是世界上最早的隧道,其长约十五米。后人王升撰文颂其德,是为《石门颂》。其文以极具个性的隶书书写,然后摹刻上石,成为享誉至今的著名法书。随岁月推移,此处石刻趋于多,以至洞区一百零四件,近旁数十件。据称还在继续发现中。(其中最被推崇的是汉《石门颂》和魏《石门铭》。)因而石门实在是一座文物宝库。后世人为了纪念有此德政的杨孟文,遂将汉石门呼作贤太守门。

出身书香世家,有着不凡文化素养的年青工程师张佐周不但清楚这段佳话,还特意对汉石门作过零距离的访古探幽。

他初次步入汉石门,历史气息、文学旨趣、书法神韵即扑面而来。二十四岁的张佐周凝神屏息,陶醉其中。立之弥久,愈觉得勾魂摄魄。其中最直观的是不同字体和虽同字体而不同风格的法书,精彩绝伦,异象纷呈。其飘逸处,真似“鸾翔凤翥众仙下”;其因年久而缺失处,恰象“快剑斫断生蛟鼍”。以手轻抚千年坚石却并不冰冷,象是有着生命的律动。

王命在身而平素又办事雷厉风行的张佐周,此刻却留连忘返,尽情徜徉……忽然间他感觉到面前身后都有目光在注视着他,而环顾周遭却杳无人迹。回看石刻法书,竟又复如是。数度反复后,张佐周不由寻思:莫非是鬼物神明,悉心呵护石门千数百载,期待向我交割责任;或者是前世古人和后世来人在悄然宣示他们雅爱历史文化的意愿,借此对我寄以厚望。事过并时隔许久之后,张佐周方豁然彻悟——这是他自身的责任感和良知注定要始终鞍前马后关注着他,并为之探明正道的方位。

其实他早于此已经为自己选好命题:珍贵历史文化遗产断不容破坏;事关中华民族安危的战略出路亦当妥善建成。

新方案是:由鸡头关架桥迴避石门,然后在褒河的另一岸辟道,并改原先的西去为东走。经虎峰时不予炸山而连凿三洞,如此,既使石门安全,又保虎峰无虞。这一巧案博得上下认同,照设计施工。

道路1935年底前开通;一孔跨河的美观大桥1937年春峻建。

虎峰处所凿通的连环三洞共长约六十六米,是汉石门隧道长的四倍有余。前交通总长叶恭绰题额曰《新石门》;赵祖康于石壁题“虎视梁州”四大字,成为新的人文景。

此外,张佐周还锦上添花:利用余材修复一段古栈道,加建一座仿古亭,便利游人探访石门和驻足小憩。

当时,他唯一延宕的是自己的婚期。

西安公路畅通了战略物资,人员的调用和国宝文物的内撤。

这里使命告毕时,中日之战已正式拉开帷幕,连串的战时任务又急速次第而来。张佐周在整个抗战时期加以主持和参建的道路有:近临火线的北方四路,举世闻名的滇缅公路,艰难倍至的乐西公路等,再加上天水养护局的战时抢修。

抗战胜利后,张佐周接管上海路政;内战爆发时他赴美深造。

回国时恰逢解放。其后他历任上海市政工程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建设工程局总工程师。任务接踵,难有暇时。但知任重道远,不期老之已至。当年尚未婚娶之青年,今已称张老。功成名就之人,原可心无旁骛,但石门阔别,思念不已。

1987年,张老以七十八岁高龄赴西安参加工程会议。偶遇蜀道及石门石刻研究专家,汉中博物馆馆长郭荣章,告以石门已因六十年代末其他建水库而淹没。张老闻之恻然,曾成小诗二首,其一曰:

褒城故桑度三春,水有清音月有魂。

玉盆衮雪无觅处,唯余肝胆照古今。

郭荣章见而不忍,和慰之,曰:

石门古迹虽沉沦,目喜古栈又逢春。

玉盆衮雪今犹在,早晚伫立盼故人。

郭的和诗中云“今犹在”是言之有据的。当年建水库时,经有识之士呼吁奔走,相关政府机构斟酌,决定在石门一百数十件石刻中精选十三样,在放水前切割取出保存。现存汉中博物馆,称“石门十三品”。

“玉盆”、“衮雪”分别是以张良和曹操的隶书题字镌刻上石的,列“十三品”中。

以不同方式参与过抢救“十三品”的,计有张文、蒋怀琪、龙启瑞、雷林、刘最长、殷大海、丁利、李保民等(或有疏漏)。

第二年(1988)张老应第三届石门石刻国际学术研讨会特邀赴汉中。别来五十一载的张老,下车伊始便要看石门故址。但在陪同下到达的却是水库坝沿。明明路途不殊,此处风景却异——水与天连。褒河原先的婵娟仪态已幻化成眼前的弥勒气概,而且还果真具备了“大肚能容,容世间难容之事”的能耐。石门无踪故不待说,虎口翠屏如今何在……张老把目光从涟漪的水域调开,向上方望去,但见浮云在空中游移变迁。张老站立良久,回程时默无一语,伴同的学者无从抚慰,均皆不言矣。

研讨会上,应盛情之请,张老以厚亮之声从容而言。工程专家之讲演自始至终牵动文化学者的心绪:叙说改路护宝,则整场为之动容;记忆石刻原位,则满座为之唏嘘;告以曾见全貌,则全体为之艳羡矣。

毕后,听者均收获出乎望外;言者独悲情颌于心底。张老觉得,确乎发现自身能力的涯限:当年之于石门,殚精竭虑,曲尽回护之能事,却只增其阳寿之十余年。

张老八十岁整时方获退休。2005年以九十六岁高龄仙逝。其后人遵其遗嘱葬之于汉中。如此,他终于在七十年前来此安营扎寨,辛勤劳作的故地找到了永久的憩息处。张老的终极愿望原本是逝后成为石门恒久的守望者,不期被客观修改成为世事沧桑的见证人。葬处有碑,碑有文,曰“新石门铭”由王蓬撰写,郭加水书丹,高昆镌刻。

逾经望二千年的汉石门不曾毁于时间的剥蚀和战乱的肆虐,却一旦因同样是造福于人的水库建设而遭灭顶之灾。如予评制,当:赞之?责之?宥之?任之?……

那么居庙堂者,处江湖者,赴王命者,请民命者,爱石门者……将会有不同应对。

倘再结合“当时”、“此时”、“他时”考虑,解答无疑更纷繁。诚如是,天下还能有普遍认同的公论吗?即便能有,其又如婆论何?

彼时期水利工程的主政和从事又对后来文化学者的犀利微辞感到委屈,固然不是完全无理可循。宽容者谓时代使然。(因其时“改革开放”尚未到来)窃谓虽可不必厚非,但同样是工程专家,若比之于张老,则他们毕竟少了一点文化含量和智慧容量。

至于那些在富贵能淫的氛围中,至今还只热衷熙熙攘攘逐利却假借造福之名而暗藏玄机者,此处只想化用杜甫的一句诗而警之。

曰:“未觉前贤胃后生”。

(赘以题外于张老与石门真实故事的言辞,是欲效仿“太史公曰”、“异史氏曰”姑妄一议)

二零零五年十二月二十日陕西省汉中市人民政府,美其江贤,勒石颂德,以明厥勋。

笔者心拙腕弱,感于事迹,勉为成文,但愿能够藉此充一瓣香,遥祭石门,致献张老。

学者、作家王蓬有《功在千秋》一文,五万余字,述张老事迹。笔者以之为材料资源。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http://www.zsngd.org.cn/Article/View/cateid/78/id/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