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山要闻  >> 正文

在更高水平更大格局上谋划新发展

作者:南方日报记者罗丽娟 李欣 通讯员 钟轩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时间:2017-09-29

编者按

  9月28日,南方日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专版之“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一把手访谈”栏目中,刊发了市委书记陈旭东近日接受南方日报专访的报道。陈旭东在接受专访时提出,中山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更大格局上谋划发展,为广东实现“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作出应有贡献。今天本报全文转载此稿,敬请关注。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城市,中山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更大格局上谋划发展,为广东实现‘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作出应有贡献。”中山市委书记陈旭东近日在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表示。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陈旭东强调,中山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东工作重要批示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省党代会和省委的有关指示要求,加快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中山落地生根,努力开创中山发展新局面。

  ■瞄准新坐标

  把区位优势变成发展优势

  南方日报:就地理位置而言,中山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几何中心,中山将如何进一步把区位优势变成发展优势?

  陈旭东:中山将切实增强湾区意识,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跳出中山看中山”,主动作为、提前谋划,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布局,加快建设珠江西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发挥承接珠江东岸辐射的桥头堡作用和西进门户枢纽的关键作用,提升城市活力和吸引力,以更开放的姿态承接创新发展高地的高端要素溢出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梯度转移。今年8月,“水上深中通道”实现通航,中山到深圳机场的时间缩短到45分钟。未来几年,中山将投入1400亿元打造大交通,加快建设铁路、城轨、高速公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构建与周边城市互联互通、便捷高效的立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实现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一小时对接,与广州、深圳等核心城市实现30分钟快速对接。

  同时,我们建设大平台带动大发展,重点打造翠亨新区、岐江新城等一批重大发展平台。坚持喜新不厌旧、抓大不放小、重外不轻内,一手抓招商,重点引进产业链高端、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加大对高成长性企业的扶持力度,着力打造发展新引擎;一手抓营商,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切实做到“四转”(转观念、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着力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营造促进企业家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营造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培育新动能

  推动“中山制造”向“中山智造”转变

  南方日报:今年珠西装洽会上,中山市百亿级签约项目实现突破,“高精尖”项目得到扩展。下一步,中山将如何抓住和利用新一轮技术革命机遇,推动产业“华丽转身”?

  陈旭东: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破解发展深层次结构性问题的“金钥匙”,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按照省委的部署要求,中山要以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我们将认真抓好落实,切实把装备制造作为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大力发展“高精尖”先进装备制造业,重点抓好新松机器人、比亚迪、忠旺铝材等百亿级项目建设,努力打造世界级企业、技术和产业集群。同时,要大力推动区域科技创新研发中心建设,力争年内实现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

  中山要积极融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带动模式、业态、制度、文化、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创新,加快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重点是突出顶层设计,完善 “政策链”;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打造“创新链”;加大财政金融扶持力度,构建“资金链”;引进高端要素,优化“人才链”,努力打造大湾区区域科技创新研发高地。

  ■力促新发展

  实施组团式发展战略激发内生动力

  南方日报:中山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组团式发展战略后,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请问中山将如何进一步推动这项改革?

  陈旭东:省委要求中山坚定不移实施组团式发展战略。我们将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实施组团式发展不动摇,加快推进“一中心、四组团”建设。

  有句谚语说得好,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目前,组团式发展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充分调动各镇区、各组团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我们将正确处理好“统”与“分”的关系,进一步明晰组团统筹权责和服务功能,破解单一作战瓶颈,既让筷子抱团形成合力,又充分发挥每一根筷子的作用,切实提升组团的效率、效益、效能。

  组团式发展本身是一种创新,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供借鉴。我们将坚持“穿适合自己的鞋”,走“适合自己的路”,边推进、边探索、边评估、边总结,及时优化完善发展规划、配套政策、产业布局和资源投向,扎实推进一批具有标杆性、示范性的组团项目,把组团式发展红利真正释放出来。

  ■构筑新高地

  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走上高水平

  南方日报:中山毗邻三大自贸片区,如何借势借力,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中走在前列?

  陈旭东:实现这一目标,一靠改革、二靠开放。中山北有广州南沙、东有深圳前海、南有珠海横琴,这三大片区都是我省重点打造的对外开放枢纽平台。这些重大发展平台环绕包围着中山,我们将牢牢抓住这一重大机遇期,把握好天时、地利、人和,借好大湾区城市群建设的东风,主动承接自贸区政策辐射和高端要素资源溢出。要整合中山保税物流园区的政策优势和黄圃港的区位优势,加强区港联动,打造功能完善、运营良好的现代航运枢纽,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落实“三互”推进大通关建设改革,深入推进通关一体化改革,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不断扩大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努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立足新起点

  以党建创新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

  南方日报:在近日举行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上,中山第六次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荣誉称号,第四次捧回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项“长安杯”,未来如何做到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陈旭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中山始终高度重视夯实基层基础,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我们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新平台创新党建工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扎实推进巡察工作全覆盖,坚持不懈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与此同时,我们通过强化基层党建,整合社会资源,深化平安建设,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取得了突出成效。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发展是硬道理,稳定也是硬道理”的指示精神,以四捧“长安杯”为新的起点,切实抓好“平安四体”建设,即:强化党政同责,以综治工具为抓手,健全综治平安“责任体”;强化基层基础,以平安细胞为抓手,打造群防群治“大载体”;强化互联网思维,以平安智能为抓手,打造治安防控“智慧体”;强化开放共治,以全民创建为抓手,深化平安建设 “共同体”,努力实现“日日平安,长治久安”目标,以更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在更高水平更大格局上谋划新发展

"中山技术"向国际标准看齐

  最近刚完成 3亿元B 轮融资的中山康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康方生物")再一次引起关注。作为中山一家成立仅5 年的生物制药公司,其最广为业内所知的"战绩"是该公司研发的肿瘤免疫治疗单克隆抗体药物 AK-107,被国际巨头默沙东相中买下全球独家开发和销售权。

  这是国产创新药在海外市场的新突破,是第一个中国创新型生物科技公司将完全自主研发的单克隆抗体新药,授权给全球排名前5强的制药巨头。

  海归博士回国创业、战略新兴产业迅速发展、技术创新成为企业自觉……正在培育更加完善创新、创业生态链的中山,诸如康方生物这样的创新型企业,正在讲述这个城市创新驱动发展的成长故事。而向国际标准对标的 "中山技术"和"中山制造",也为该市探索转型升级新路打开了局面。

●科技研发占领市场制高点

  "结婚生子、工作顺利,我曾以为会一直这样在美国待下去了。"每当回忆起当初回国创业的动机,康方生物董事长兼总裁夏瑜都会记得2008年出现转机的情形。

  1988年,从中山大学毕业的夏瑜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出国留学的机会。在英国纽卡素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以后,夏瑜在美国几家生物制药公司参与了多个小分子及大分子制药项目,在PDL生物制药等世界负有盛名的抗体公司任职。随着中国经济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大批留学生陆续回国创业,身边的朋友也向夏瑜发出了邀请。2012年3月,夏瑜和其他3名志同道合的留学博士,一同创立了康方生物。

  中山市对高层次人才引进、健康医药产业发展也建立了一系列的扶持,是当初4名博士看重的一个重要创业环境。

  随着抗体新药研发工作的陆续推进,康方生物最终被全球排名前5强的制药巨头默沙东注意到。由该公司研发的肿瘤免疫治疗单克隆抗体药物AK-107,在经历大半年的评估后,由默沙东出资2亿美元买下全球独家开发和销售权,并计划与康方生物携手深耕肿瘤免疫领域。

  坚持以研发获得市场话语权甚至突破"外墙包围",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引领者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宇通讯")对此也深有体悟。依靠自主研发,通宇通讯在 2G、3G、4G的多端口、多系统天线制造领域,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处于领先水平。目前,该公司正大力开发5G 领域的产品。

  多年来,通宇通讯把企业营收总额 5%以上作为研发投入,通过科技研发占领市场制高点。去年,该公司投资1.5亿元建设了技术研发中心,建有全球最大的微波暗室以及各种测试设备和测试环境。目前,通宇通讯研发队伍已达400多人,并且在拉脱维亚、芬兰等地成立了研发中心,吸引国际优秀科技人才加入。

●搭建创新平台孵出"金凤凰"

  中山的创新、创业沃土正变得深厚。

  9月15日,由省发展改革委、中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7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广东省分会场启动仪式,在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举行。

  位于"双创周"展馆一隅的广东华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华创智能"),现场展示了两款AGV (自动导引运输车)和一款激光焊缝跟踪机械臂,引起观众驻足。这是由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工业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工研院")、中山市华南理工大学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多方共同努力的创新成果,成长于智能制造应用公共平台。

  缺乏本地高校创新资源支撑是中山市在转型升级过程遇到的实际问题。2007年,中山市政府与广东省科技厅合作共建了大型综合创新服务平台,工研院由此诞生。通过积极整合政策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工研院进一步推动中山形成服务高新技术成果引进、研发、孵化、产业化的创新生态系统。

  智能制造应用公共平台,就是围绕中山产业转型 升级的实际需求,在灯饰制造、五金加工、家电生产、新能源、船舶制造等领域,通过市校联动,实施机器人装配生产线集成应用示范工程。

  2008年,北京理工大学电动汽车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工研院成立后启动的第二个项目被引进,其合作对象是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军技转民用技术,实验室与大洋电机合作引进国产电驱动主战坦克动力总成技术,生产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目前,大洋电驱动产品已销往北汽、广汽传祺、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国内龙头企业,2016 年实现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产值达13.6亿元。

  历经10年发展,工研院已经搭建了31个平台,引进4个院士团队项目、5个长江学者、34个教授团队, 服务企业1300余家,为社会创造新增产值120余亿元。

  由政府 完善 政策链,由工研院为载体促进创新资源流动,由高校资源为中山企业提供人才及技术支撑,由企业作为主体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中山内在的转型升级诉求和外在的创新资源由此实现最大程度的对接,为实现新一轮的发展注入动力。

数读

上半年中山经济社会建设情况

  今年上半年,中山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752.2亿元,同比增长7.4%

  824 家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实现增加值262.4 亿元,同比增长13.8%,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0.6%;153家规模以上工作母机企业实现增加值53.2亿元,同比增长24%

  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负成本、财务成本等方面着力,为全市企业减负约75.9亿元

  上半年共跟进招商引资项目438个,其中已动工项目87个,投资总额109亿元;在谈项目 214个, 投资总额1795.6亿元,包括4个百亿级优质制造业项目

  行政服务中心进驻部门51个、事项1274项,日均办事量逾2000宗;277个村居建成286个便民服务站,形成全市半小时政务服务圈

  9月,中山第六次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荣誉称号,第四次捧回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项"长安杯",是全国获奖次数最多、捧杯时间最长的地市之一,也是全省唯一实现综治"六连冠"、四夺"长安杯"的地市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http://www.zsngd.org.cn/Article/View/cateid/61/id/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