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党员风采 >>  先进事迹  >> 正文

农工党员冯春在同志援藏日记(节选)

  发布时间:2018-06-28

2018-2-26进藏

微信图片_20180410111939.jpg



2018-3-2元宵佳节,县委、县政府、卫计局、医院领导一起来慰问我们援藏医生。扎西德勒。

微信图片_20180410112137.jpg


2018-3-6

援藏工作第一天(一)

昨天是入藏后正式工作的一天,由于异常的忙碌,只能到今天才上朋友圈。昨天莫主任带领我们下乡村入牧区的开展调研和义诊。整理好的各类药物,装了满满一箱。今天要去的是朱拉乡的崩嘎村,是工布江达县最远的一个村。工布江达全县已全面通了公路,由于去年一场大雨冲夸了一段路基,我们只好走了一段土路,还好今天没有下雨,不然整段路将泥泞不堪。入了山区,有一段路积满了雪,开车得异常小心。从县医院到朱拉乡崩嘎大约走了2个半小时。崩嘎村是工布江达县最远的一个村庄,以前村民出来要靠骑马,得走一天,现在政府修了路,一个小时就到了。虽然遥远,但崩嘎村却是相对比较富裕的一个村庄。这里的主要经济来源是挖虫草。原计划我们是去到几个村民家走访。但队长和卫生院院长直接安排好了去一家扶贫户家。组织了村民都来这里看。人集中了,避免我们挨家挨户的走,但现场显得有些乱。就是这家。地道的藏民。

 

援藏下乡(二)

下乡送医送药,那可不单单是做你专业的工作。我们麻醉师卫主任也干起来临床工作,还干起了理疗的活,那是很受村民欢迎。因为这里十之八九都有关节疼痛。不知道是不是与长时间跪着挖虫草有关,虫草可不是到处都有,基本都要到4000米雪线以上才会有,大多要五六千米以上。看来我想去挖那是没指望了。我那也是担起了内外妇儿全科的工作,看了两个妇科,两个娃娃。当然主要的还是消化系统疾病,这里村民十之八九有胃病,还有胆囊结石、胆囊炎也是高发,估计和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又缺乏规范的治疗以及科学饮食的指导。由于第一次出来,并没有针对性的带药,所带的消化系统、以及治疗关节疼痛的药品有限,最后也只能给予一些科普和指导了。

 

援藏下乡(三)

中午我们就在藏民家吃了午饭。藏民拿出了风干牦牛肉,4斤鲜牛肉才能出一斤风干牛肉,非常有嚼劲,原味的有的骚,我们还是习惯五香的,鲜煮牦牛奶,那奶味非常浓,我们平时喝的估计都是假奶,这可是藏区过年才有的款待哦。当然莫主任给了家主300元钱作为中午的餐费。我们可发挥传统,不白拿藏民一针一线,不白吃藏民一菜一肉。

 

援藏下乡(四)

结束了此次义诊。村民为了感谢我们,带我们去他们的圣湖游览。一般人可是进不去的。这才是天池,海拔4000米,比起长白山,新疆离天更近。由于湖面结冰,我们还有幸漫步于湖面。有些缺氧,但这里风景独好。

 

微信图片_20180410112404.jpg


微信图片_20180410112417.jpg



2018-3-8入藏已经10天,应该算已经适应了吧,平时感觉不到心慌,头也不痛。心率90100之间,舒张压少许升高,80多。可以像平常一下走路了,不用做龟息运动。周一很忙碌,下乡调研义诊,晚上还做了一台急诊手术,是入藏以来的第一台手术,阑尾炎合并黄体破裂出血,术中叫上台帮忙,病人术后恢复挺好。明天有台胆囊手术,因为患者着急着要挖虫草,等不及我们的腹腔镜了,选择开刀。昨晚列席了我们援藏工作组的第一次会议,收获多多。女神节,我和卫主任收到了一份“红头文字”,虽说吾辈志不在此,但也必须要努力啊。更多的时间还是练字,这几天写的比得上在中山半年的量了,写写行书是不是也挺不错。

微信图片_20180410112634.jpg


微信图片_20180410112652.jpg


微信图片_20180410112657.jpg



2018-3-9今天上午完成了入藏以来的第一台胆囊切除术,病人比较肥胖,胆囊颈显露较为困难,故采取逆行切除,历时半小时,出血5ml,顺利切除胆囊,胆囊床无任何渗血,胆囊管处理满意。术后切开胆囊,共有三颗桑椹样胆结石。

入藏后第一台手术顺利完工,麻醉效果非常满意,堪称完美,很好展示了我们中山的手术水平。我们的麻醉师是援藏医生卫主任,还有县医院杨医生,我的助手是县医院的郝院长和田主任,洗手护士是我们的阿牛护士长。感谢你们。

 

微信图片_20180410112838.jpg


微信图片_20180410112840.jpg


2018-3-15今天完成了入藏以来的第二台胆囊切除术,患者女,33岁,BMI29.3,手术历时1小时零5分钟,出血10ML。今天必须为麻醉点赞,在我缝皮的时候,病人已经拔管,当我缝皮最后一针的时候,病人已经说话了,说不疼。卫主任,小杨主任

 

微信图片_20180410112956.jpg


微信图片_20180410112947.jpg



2018-3-16今天完成了入藏以来的第二台胆囊切除术,患者女,33岁,BMI29.3,手术历时1小时零5分钟,出血10ML。今天必须为麻醉点赞,在我缝皮的时候,病人已经拔管,当我缝皮最后一针的时候,病人已经说话了,说不疼。卫主任,小杨主任

 

微信图片_20180410113159.jpg


微信图片_20180410113216.jpg



2018-3-19  318日,周日,阴有雪,入藏20天。今天援藏队特意给我们安排了一台车,让我们下乡走走。顺便捎上两位美女。为大家介绍一下,红色衣服的是我数次提到的我们麻醉兼外科的小杨主任。咖色衣服的是我们内儿科的王主任,小杨主任的同学,闺蜜,同事,还是姑嫂,这缘分千年才能修来吧。虽说都是主任了,其实还是两小姑娘,搁我们那也就刚做完老总(住院总)。在藏区,医学院毕业后首先会被分配到乡里工作,没人教你,自己边学边干,啥都要干,不管会不会硬着头皮也要上。她们都在乡里干了2年。特别是王主任,起初在墨脱,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下乡看诊,那真是光走路都要两三天,还要过铁锁,爬天梯,那都是我们在电视里能看到的场景,居然就发生在身边的小姑娘身上,突然间有点肃然起敬。我还厚脸皮的要人家的日记看看。在两个小姑娘身上我看到了那种坚持和冲劲。她们非常渴望能走出去学习、充电,充实自身,回来壮大医院。但身在藏区,有太多的限制和束缚。希望我们的组团式医疗援藏,能够真正的帮到她(他)们。

一不小心忘了说正事了,我们今天是出来玩的,今天我们计划去新措,是一个尚未开发的湖,巴松措还要往里走1个多小时。出发时天气挺好,下了高速,没多久,就开始下雪了,半路赶紧下车照几张雪景,景色好,必须要蹦两下,越往里走雪越大,到了一个村庄,赶紧下车去藏民家照几张。这户藏民,还养了一只藏獒,这位大姐开始不愿意和我们合影,我们小杨主任和她说我们是来援藏的医生专家,大姐马上就很热情和我们合影,还邀请我们进屋喝茶。看到没有,我们在藏区是很受尊重的。待续……

微信图片_20180410113357.jpg


2018-3-21  318日,周日,阴有雪,入藏20天。今天援藏队特意给我们安排了一台车,让我们下乡走走。顺便捎上两位美女。为大家介绍一下,红色衣服的是我数次提到的我们麻醉兼外科的小杨主任。咖色衣服的是我们内儿科的王主任,小杨主任的同学,闺蜜,同事,还是姑嫂,这缘分千年才能修来吧。虽说都是主任了,其实还是两小姑娘,搁我们那也就刚做完老总(住院总)。在藏区,医学院毕业后首先会被分配到乡里工作,没人教你,自己边学边干,啥都要干,不管会不会硬着头皮也要上。她们都在乡里干了2年。特别是王主任,起初在墨脱,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下乡看诊,那真是光走路都要两三天,还要过铁锁,爬天梯,那都是我们在电视里能看到的场景,居然就发生在身边的小姑娘身上,突然间有点肃然起敬。我还厚脸皮的要人家的日记看看。在两个小姑娘身上我看到了那种坚持和冲劲。她们非常渴望能走出去学习、充电,充实自身,回来壮大医院。但身在藏区,有太多的限制和束缚。希望我们的组团式医疗援藏,能够真正的帮到她(他)们。

微信图片_20180410113542.jpg

 

2018-3-24今天随中山援藏队下乡义诊。这次主要是高血压为主,大部分人都知道自己有高血压,但是治疗非常不规范。有一个大爷,从兜里掏出一张发黄的纸,上面记录着他近2年的血压,波动于170/108mmHg,这次测还稍稍高一点。问他有吃药吗?有吃药,不经常吃,吃藏药为主。我们的藏民明明知道有高血压,知道要治疗,却又没能规范治疗,几乎每个都是这样,我们把记录下来的结果会给到当地的村医,希望能够帮助他们规范控制好血压。附上几个藏族小朋友,虽然有点脏,但很天真可爱吧。最后是一对藏族母女,其实和我们汉族没多大区别吗。

微信图片_20180410113746.jpg


微信图片_20180410113738.jpg



2018-3-25一场车祸,几乎大半个医院的医护都出动了。院长和急诊主任出车到现场,其余人在急诊待命,我和卫主任当然也当仁不让。病人接回来,很重,脑袋、胸腹都有损伤,瞳孔散大,立即插管,开放静脉,生命征尚平稳,但瞳孔依然散大,县医院没有CT,没法做出进一步判断,唯有转市医院,急诊主任主动承担了转病人的职责。整个抢救过程,略有一丝丝忙乱,但医生反应迅速,抢救及时到位,护士配合良好,值得给大家一个大大的赞。

这次车祸还有两个伤的比较轻,一个女的脸部被玻璃渣子扎伤,满脸血迹,我们的医生护士们慢慢地为其擦洗,过程中,病人由于疼痛,多次拒绝,甚至还有言语过激,但我们护士姐姐们还是耐心劝导,仔细清洗,清洗出了很多细小玻璃渣子。这就是我们医护工作者的职业操守,任你骂我千百遍,我依旧待你如亲人。医院虽小,看到大伙一起出力干的时候,充满了温暖。

一场抢救,把我原本要讲的今天下乡的故事打断了。现在续上。工布江达每个乡,特别是村好像都在一个个的沟沟里。我们今天去的白朗沟,具体是不是叫这个我不知道,因为白朗村在那里所以我叫她白朗沟,窄窄的土石路,据说还是去年才修出来的,一边虽不是悬崖,是沟,但要掉下去估计小命也不一定能保。就算有了这条土石路,还是很难走,天知道以前牧民是怎样放牧的,一路上我们是看到很多牦牛和马。走着走着路上就有雪了,越往里走积雪越来越厚,几次我们的霸道都要来回开几次压出车轮痕才能通过,到最后那就真的没路了,雪太厚,车轮会陷进去,根本走不了。这里海拔4988米,与雪山连成一片,据说这里也长虫草,不过要一个月后村民才会进来挖虫草,现在还没长出来。近距离观摩雪山,真的很美,很壮观、很神圣。如果让你天天看,还美吗?所以,我们也要给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工作的驻村干部点赞,给村医点赞。

昨天问大家“虫草宝宝”是什么?今天公布答案。我要先讲一个小故事。上周有病人来医院找妇产科医生,说“医生,我老婆要结扎。”

“你老婆刚生完2月,还在哺乳期,晚一点吧”医生看完资料后说。

“不行啊医生,我们已经生了7个了,如果不结扎,挖虫草的时候又怀上怎么办啊?”

“你不会用其它避孕方法的吗?”

“还有其它方法吗?”

“你不会用避孕套啊。”

“哎呦,你们上次说的那个避孕套方法都不行的,这个就是那样怀上的。”

“你怎么用的?”

“你们不是说套在大拇指上吗,我两边都套了,还是怀孕了,所以不行的。

这不是一个笑话,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西藏地区,特别是山沟沟里,一切很闭塞,很多藏民连最基本常识都不知道,更不要说医疗常识,预防常识了。这和我们两次下乡义诊所感受到的一样一样的。这里缺少人才,缺少各种知识的传播者。来吧,把我们的知识传播到藏区各个角落,不要再有这样可伶的笑话。在挖虫草期间怀上的宝宝,叫“虫草宝宝”,你猜对了吗?

周末,原计划是睡到中午的,可是9点钟被我的一个老病号电话吵醒了。今天也没有啥任务,就给大家讲讲挖虫草的那点事吧。以下内容都是我向当地医生、藏民了解,基本真实。图片上网找的,也基本真实。如有什么差错的地方,还望一笑而过。

说起冬虫夏草,大家都知道它价格昂贵,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却很少有人知道挖虫草的艰辛。

虫草没法人工培育,大部分都生长在雪线以上,4000米,5000米,6000米以上的都有,据说海拔越高质量越好。所以每年的四、五、六月份,挖虫草就陆续开始了。不同产地,挖的时间不同。我想应该是在等雪化了吧(这是我个人看法,不一定对)。挖虫草的人会提前进山把临时家安顿好,支好帐篷,然后把锅碗瓢盆、被褥枕头等行李运进山里(山路太崎岖,不好走,只能用马或牛,甚至人力驼进去)。他们一般要在山里住一个多月,天不塌、地不陷,虫草不挖完,绝不下来。所以一旦生病的,来到医院都会很严重,我们医生说挖虫草季节来的阑尾炎,那都烂没了,病情非常重,因为他们上下一次山太难,而且人多草少,都想能多挖几根是几根,那是一年的口粮,不到很严重不会来看病。

挖虫草一般都是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就出发了。他们必须要趴在寒冷、湿漉漉的草地上,有些地方雪都还没化尽,一寸土一寸土的寻找,生怕一不小心就错过一次挖到虫草的机会。饿了就啃些干粮,渴了就喝一口冰冷的水,累了也不敢休息一会儿,因为草少人多啊。有时候运气好的话,一天能挖二三十根,运气爆棚能挖百来根,那估计晚上睡觉都会笑醒。运气不好的话,一天甚至连一根都挖不到。那种失落的心情,或许只有亲身经历了才会知道。这就导致了这边的人十之八九有消化系统疾病和关节炎,我们第一次义诊,到朱拉乡嘎嘣村,那里就是主要靠挖虫草。所以大部分人都有胃病或胆囊炎,那里年纪大一点的人很多膝关节都畸形,走路都是一拐一拐的,痛那就更不用说了。

每到这个季节,为了多挖几根虫草,多挣点钱。家里能动的全部出动,每到那个时候,经常会有家长来医院开证明,要给孩子请假,可以的话一起上山,好得也是半个劳力。

到了晚上,回到帐篷,随便收拾一下,吃点东西,没有电,没有信号,除了蜡烛,只有身边的女人,躺在床上,你懂的,为什么“虫草宝宝”这么多了。

短短数语,道不尽其中的苦涩、辛酸。虫草虽好,挖之不易。且用且珍惜。

 

微信图片_20180410113807.jpg


2018-3-26百万农奴解放日,下乡义诊,顺便欣赏民族表演

微信图片_20180410113936.jpg


微信图片_20180410113942.jpg



2018-4-9  49日,入藏42天,今天完成了入藏以来第16台手术,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这也是迄今为止最漂亮的一颗结石。当然最值得纪念的是今天这台手术,90%的工作是由我们郝院完成的。很快,我院的外科团队就可以独立开展胆囊切除手术了。来藏的工作也成功完成一半啦。下一步传授腹腔镜技术。可惜,我的腔镜系统咋还没走到呢?

 (未完待续)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http://www.zsngd.org.cn/Article/View/cateid/23/id/1704.html